能规划路径、捡拾物品的机器狗;会奔跑爬楼、还会跳“科目三”的机器人;可以识别障碍、在竹林间自由穿梭的无人机……在人工智能也就是AI的加持下,它们拥有了更多人类具备的能力,甚至可以比人类做得更好。
当前,人工智能正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今年两会,“人工智能+”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提出要开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。“人工智能+”,“+”什么,怎么“+”,会“+”出怎样的新场景,“+”出怎样的新未来,都是我们非常期待的。
关于“人工智能+”你的期待是什么?
记者:你好,你觉得“人工智能+”是什么?
外卖小哥:比如像平衡车,就对我们送单什么很有帮助。
小学生:AI也可以帮助人们看病,比如说有一些综合病,看专科是查不出来的,就可以把专科查出来的资料告诉AI,AI就会分析得出他生病的病情和原因。
装上AI大脑 机器人越来越聪明
“90后”的王兴兴是帮我们采访的AI机器狗的主人,也是它的研发者。从四足的机器狗,到双足的人形机器人,王兴兴团队用人工智能让机器狗、机器人变得越来越聪明。
AI机器人创业者 王兴兴:当大家看到这款人形机器人的时候,很多科幻镜头里的场景都会浮现在大家脑海中,但实际上科幻已经走进现实。这款机器人就是我们团队开发的首款人形机器人,它最核心的就是它的智能关节技术以及AI技术。
眼前这款双足人形机器人,不仅能像人一样控制平衡,自主行走,在遇到障碍和受到干扰时,它能主动识别进行判断。
AI机器人创业者 王兴兴:以前的机器人都是靠人去编程的,不同场景,你比如说前面有个不同地形,或者前面有个杯子机器人要去抓,机器人的每一行代码都是人敲进去的,很浪费时间和人力。现在的AI大家在做的技术,你不需要换模型或者加人力,你只要给它放到不同场景,让它在虚拟环境里做训练就好了。所以只需要一些电力、一些GPU的算力和CPU算力,就可以把它自动训练出来。
打小就对机器人着迷的王兴兴,始终坚持自己的兴趣。大一寒假,他就自己动手组装出双足可遥控的机器人,大学四年,他以每年迭代一次的速度,在四足机器人领域不断精进。
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进步,也让王兴兴的机器人变得越来越聪明。原本需要写代码,控制机器人指定操作,而在AI大模型自主学习的帮助下,王兴兴只用了半年的时间,就完成了过去七年才完成的机器人精细动作的训练。去年杭州亚运会上,他的“机器狗”帮助工作人员运送标枪、铁饼,频频出圈。
AI机器人创业者 王兴兴:很多时候大家希望就是机器人去做一些体力活,端茶倒水、洗衣做饭是比较苦的一些事情,然后画画、诗词歌赋,大家是比较陶冶情操的事情。目前反而是整个AI的技术进步,现在可能把画画这个事情先解决了,机器人可以画很好的画,然后也可以写很多的文字、文章,但是目前机器人真正去洗衣、端茶、倒水还没有完全做好,所以大家觉得形成了一个反差。但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,AI每个技术进步它肯定是先把一些相对容易的活先干了,更困难的活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。我们现在在做更灵活的机器人手指,然后做更好的机器人的物理操作的仿真环境,然后采集更多的机器人操作的一些数据,然后做机器人的一些训练。希望在未来一两年,能让人形机器人真正去帮助工厂做生产。
AI算法支持 无人机群在竹林自由穿行
更聪明的机器人,可以走进工厂、走进生活,帮我们做更多的工作。更聪明的无人机群,在AI算法的支持下,凭借传感器和处理器相互协作,这些无人机就像人类拥有了眼睛一样,能够认清周围的环境,在复杂的竹林间自由穿行。而更聪明的无人机,也可以帮我们执行更艰巨的任务。
夜空里,数以千计的无人机,按照设定的操作,组成不同的造型,很是炫酷。完成这样的动作,靠的是人为的编程设计。而当无人机拥有了AI大脑,它们能够自主完成什么动作呢?
眼前这片竹林中,由浙江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一群微型无人机,正自如穿梭其间——它们时而灵巧地掠过低矮灌木丛,时而交叉飞行变换队形,就像是林中的小鸟翩翩起舞、相互追逐。
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 周鑫:传统的无人机大家看到都需要一个专业的飞手,拿着遥控器控制无人机的飞行,但我们选择了让无人机自己来做决定,让它能够有独立感知,独立去观察环境,独立做决策和控制的能力。
无人机拥有“眼睛” 机群之间可协同
微型无人机机身上安装了多个摄像头,仿佛鸟儿的眼睛。在组队穿越竹林的过程中,无人机并未使用包括卫星导航的支持,机群相互之间在AI算法的支持下,凭借传感器和处理器相互协作,快速有效地穿越障碍。
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 周鑫:AI算法它能够将无人机的传感器,就是它的“眼睛”,获取到的周围的环境信息,通过算法的处理,得到周围环境整体的三维的建图。随后就根据三维建图,无人机就能够知道如何在这个环境里面可以自由地穿行,而不会去撞到环境当中的障碍物。除此以外,我们又开发了无人机之间的协同的算法,能够让多架无人机它们互相认识到对方,能够互相明白对方的意图,从而能够实现整个无人机队形的控制。
能像鸟儿一样,自由飞翔的无人机群,也启示着未来。
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高飞:比如说地震后的搜索,以及火灾发生情况下的检查搜救等,甚至包括在树林这种环境下,我们可以精准对每一棵树进行定位,甚至生长状态的评估。相信在未来,有我们的AI技术的加持下,我们的无人机可以在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,给我们的国计民生带来巨大的价值和帮助。
人工智能+科研 助力生命健康新突破
在生命健康领域,人工智能在异常复杂的DNA纳米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逐渐增多,AI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自动化设计DNA纳米结构,可以在大量设计方案中快速筛选最优方案,还可以帮科研人员验证设计的可行性。近日,南京邮电大学团队就借助AI,研发出了用于治疗血栓的DNA纳米机器。
前不久,南京邮电大学科研团队通过AI推演,研发出DNA纳米机器,为人体血栓的发现和治疗构建了新的解决思路。
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汪联辉:它的直径大概只有20纳米,我们普通的头发丝的万分之一那么小。
智能DNA纳米机器 可精准递药清除血栓
科研人员所说的如万分之一头发丝细小的就是“智能DNA纳米机器”。这些“纳米递药助手”一旦被注射到体内,就能够精准寻找并且清除血栓,任务完成以后还能够自我分解。
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汪联辉:纳米DNA机器有DNA的这个载体给它包起来,所以它在血管里面这个稳定性能够保持。因为它能够精准到达血栓的部位,所以它的药物用量只要原来的六分之一。
人工智能+科研 提高效率减少成本
在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中,科研人员只需在控制大屏输入指令,就可以通过AI模型识别DNA序列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,在大量的设计方案中快速筛选出找出全局最优解,设计周期从1个月缩短至5个小时。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,科研团队已经在设计方案优化、模拟和验证、预测未知结构上实现突破,科研人员也期待“人工智能+”未来将在更广泛的研究领域,改变人类生活和科学的发展。
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高宇:一个药物它如果想起到它的药效,肯定必须要精准地靶向这个器官,并且不被这些生理障碍所清除,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,需要我们这个研究人员去精确设计一些载体来完成这个工作。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,我们也希望有将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人员,加入我们的团队,共同为医学的发展助力。